为什么人民大学院长自从去儿子去美国留学以后,整个人都变了?
作为人民大学院长 ,在我访美的时候 ,将9岁的儿子送到美国小学接受美国教育 ,从那以后我的整个生活都发生了改变 。
和很多人一样 ,当我把年幼的的儿子带到美国 ,把他送去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 ,内心是十分忐忑的 。和许多中国父母一样的是 ,我对儿子在美国学校的生活十分担心 ,整日忧心忡忡 。因为不了解美国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 ,只得干着急 。
当美国老师看到儿子的四年级课本之后 ,充满善意地笑着对我说:“六年级以前的数学 ,他都不用学了 !”听到这些 ,本就十分诧异 ,我又得知 ,美国的课堂上学生可以放声大笑 ,学校每天至少让学生玩二个小时 。下午三点之前学生们就可以放学回家 ,并且最想象不到的是竟然没有教科书 。
这时候 ,我有些迷茫了 ,甚至在想把带到美国是不是一件错事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我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的书包并且满脸喜悦 ,他就觉得十分难受 。
在中国 ,儿子可是从一年级开始 ,就上一堆的课程 ,书包被装的满满的 ,甚至到四年级之前换了好几个书包 。这样我和妻子才感到欣慰的 ,至少知道儿子在真正地积累知识 ,儿子的未来才有希望 。怎么到了美国 ,一切都变了 ,书包轻了、学的知识也少了 ,这是上学吗 ?我越来越担心儿子的状况 ,生怕他这样被耽误了 。
一个学期过之后 ,我实在忍不住了 。把儿子叫到面前 ,问儿子在美国学校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儿子笑着说了一句美式英语:“自由 !”当这两个字蹦出来的时候 ,我的内心起了很大的波澜 。一直一来 ,他并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那么着急 ,儿子却如此开心 。这样下去 ,孩子是快乐了 ,如何成长啊 ?
现在 ,我无比怀念中国式教育 ,感慨自己为什么要让儿子“蹚浑水” 。中国的教育不是很好吗 ,学识丰富、知识渊博 ,老师教的都是真东西 。现在更加深刻地明白了 ,怎么中国孩子老是能拿国际上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 。已经到了这步 ,我也只能继续观察了 。
时间过去的很快 ,没过多久一年过去了 。在这段时间里 ,儿子的英语确实长进了不少 ,每天都用英语交流嘛 !但是 ,放学后他却不直接回家了 ,而是经常去图书馆 ,每次去都背回一书包书来 。我十分诧异 ,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 ,他一边看着书一边开着电脑查资料 ,头也不回地说:“作业 。”我一下就震惊了 ,这也叫作业吗 ?这不是不务正业吗 ?
当我看到孩子电脑屏幕上的标题时 ,才是真的震惊 !他的标题竟然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 ,我简直有些哭笑不得 !这种题目那么深奥 ,即使是博士 ,也要考虑考虑才敢做吧 ?于是我问儿子为什么要起一个如此大的标题 ,儿子告诉我: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 ,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 。这篇文章里 ,要求概括自己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 ,并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 。 所以儿子才起了这样一个标题 。
听了以后 ,我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一个这么小的孩子 ,怎么写这样一篇文章啊 ?让还未成年的孩子 ,就写这么大的标题 ,这样下去可怎么好 ?
当我看到儿子的文章写了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 ,从丝路到五星红旗的时候 ,我没有做任何评价 。因为当我看到儿子把文章分成了章和节点 ,并在文章后列出了参考书目之后 ,整个人愣住了 。这不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法吗 ?那时候我都三十岁了 !
就在这时 ,儿子的新一篇文章出炉了 。题目更为'彪悍",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 。上次的作业至少还有范围 ,这次的更为抽象 。这么小的儿子 ,怎么写这篇文章呀 ?这次我和儿子一起写文章 ,我们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和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覆 。连续几个晚上 ,儿子都端坐在电脑前意犹未尽地写文章 。看到他副认真的样子 ,我不禁苦笑 ,怎么能让一个小学生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丰富而外延又无法轻轻易确定的概念呢 ?
接受美国教育变得思维无限发散的儿子 ,依旧把文章写出来了 。这次打印出来了十页 ,依旧是自己的封面 ,文章后面还列着一本本的参考书 。儿子兴高采烈地对我说:“什么是文化 ?其实超简单 。文化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 。”那自信的样子 ,把我都感染了 。后来 ,我看到老师对这次作业的评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 ,活跃思维 ,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 ,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 。”儿子向我解释说 ,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 ,但是她为我们感到震惊 。
即便美国的教育思维开阔 ,可以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记忆能力总是不及中国吧 ?带着疑惑 ,我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让孩子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 ?”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 ,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死记硬背 ,就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 ,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这就是我的观点 。”
现在终于明白 ,为什么在理论成绩上 ,中国人总是很轻易地就能拿到奖学金 ,远超美国人;但是在实践课程中 ,只要一涉及课题研究 ,中国人就没有美国人那么富有创造性了 。他们的实践能力都是平时积累的 ,我们只是牟足了劲把经历都用在了死记硬背上 。
我想 ,这可能正是由于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造成的人的不同发展状态 。中国人比较喜欢循规蹈矩 ,什么都在可圈可点的范围里执行 。一旦脱离了常规 ,大多数中国人会不知所挫 ,不知如何入手 。当小学给学生沉重的课业压力和威严的管束的时候 ,让学生们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 。虽然这种方式 ,使我们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 ,但是如此一来 ,我们如何能有自己的思维呢 ?
也许 ,我们真应该向美国的学校学学如何教育子女 。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菲律宾房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 ,版权均归有路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授权使用的转载需注明出处 。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构成投资建议 ,也不代表有路赞同其观点 。
